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婚礼 >> 婚礼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临夏宴席曲,让婚礼走向沸腾

来源:婚礼 时间:2022/10/25
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1006/9526075.html

原创作者:树桐陇上非遗1月12日

甘肃临夏宴席曲是临夏人民结婚时演唱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传统仪式曲,曲调近似“花儿”,别于“花儿”。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甘肃省临夏地区、省内定西、兰州等周边地区,以及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外地区。宴席曲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且能歌能舞,保留着我国宋、元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小曲的古老风貌。宴席曲主要类别有:叙事曲、散曲、五更曲、说唱曲(也称“打调”)和酒曲五类。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古称“枹罕”,又名“河州”,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要道的重要驿站。自古以来便是河湟重镇、陇右名邑,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是我国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且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境内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鳞次栉比。

宴席曲的艺术形态之一“歌”:宴席曲的曲调优美婉转,音域不宽,多用真声演唱,旋律流畅舒展,表现力强。宴席曲多为复拍子、单拍子、混合拍子、作为歌舞音乐,它没有打击乐,也没有道具,节奏变化大,尤其是虚词部分的无限延长音是别于任何民族和地区歌舞音乐的一个特征。

宴席曲的艺术形态之二“舞”:载歌载舞是宴席曲的重要特色,回族的风土人情、喜怒哀乐直接间接地融化到宴席曲中,极具浓郁的民族色彩。舞蹈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头、臂、手、足四个部位不同动作上,摇头有好几种,而且贯穿整个舞蹈,随着音乐上下点头,双臂的大回环,手掌上下翻动,拳术式的挥舞落落大方,刚健豪迈,双腿的屈膝起蹲,足尖的跑跳步转,腰背前倾后仰,脚下富有弹性。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老爷抽刀”、“雁落平沙”、“鹞子翻身”、“犀牛望月”、“凤凰点头”等,还有半握拳、背手等,舞蹈动作变化无穷。

宴席曲的艺术特点之三“多样性”:宴度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大体有五类;叙事曲、散曲、五更曲、说唱曲(也叫做“打调”)、酒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随着临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型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涌现,宴席曲赖以延续、发展和传承的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宴席曲传唱范围不断缩小,只有在临夏州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部分村落传唱;加之深喑宴席曲的艺人相继谢世,传承面临极大地挑战,面临人去艺绝的险境。使得临夏宴席曲弘扬与传承濒临险境,全面开展对这一门古老艺术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了全面抢救和保护临夏宴席曲,临夏州委、州政府组织文化部门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临夏宴席曲分布状况、现存艺人、曲目等,进行归类、整理、存档,扎实做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抓好宴席曲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版一部全面反映临夏宴席曲历史渊源、曲目和艺术特征的书籍。

对全州各县(市)中演唱宴席曲的乡镇、村的宴席曲艺人发放生活补贴,帮助艺人开展宴席曲传承工作。将回族宴席曲的延续传承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积极扶持宴席曲传承艺人,创办几支具有较高演唱水平宴席曲表演团队,在全州境内广泛传唱,特别是旅游景点传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