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婚礼 >> 婚礼市场 >> 正文 >> 正文

自由低俗情调浅析中世纪的婚俗文化

来源:婚礼 时间:2022/11/2
周杰伦婚礼现场

“精致”,“奢华”,“浪漫”,似乎再多的词汇也无法准确地形容这场婚礼。

毫无疑问,周董把所有人梦想中的婚礼变成了现实——在宫廷风格的精美装扮下,在巴洛克的华丽曲调中,伴随着高贵宾客们的掌声,默契地说下那句流传千年的承诺:IDO...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妙,那么梦幻,好似亲眼见到了童话里王子与公主一般。

不过,童话毕竟是童话,尽管许多人将这场古堡婚礼视为了欧洲传统的婚嫁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

自中世纪以来,欧洲的历史经历了重大变迁,婚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其中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中世纪的婚姻观念又是怎样的呢?

我想本篇文章中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中世纪婚姻的形式和法律

当时,生活在西欧的基督徒们非常乐于结婚,因为婚姻是唯一允许有男女感情的地方。因此,基督徒们从青春期开始就要考虑终身大事了。

一般,女孩成长到12岁,男孩14岁,就会被赋予结婚的权利,并且无需家长同意。因为根据中世纪教会制定的婚姻法规,男女之间不需要家人或牧师的许可也能完婚。

所以在中世纪,人们在大马路上、酒馆里、朋友家甚至在床上都可以名正言顺地结婚——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双方看对了眼儿,立马就能完婚,这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啊...(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单身狗)

而且,不同于传统观念,教堂这个地方在中世纪的婚礼中似乎并不太受欢迎。一方面,人们根本不需要僧侣为婚姻见证;另一方面,在困苦的黑暗时代,百姓们饱受着瘟疫和贫穷的折磨,几乎没有多余的财力和精力来增添所谓的“仪式感”。偶尔有些大户人家也只是在教堂附近做做样子,借着教堂光辉而神圣的“大门”来举办一个小型婚礼,当然,这在当时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

不过,尽管中世纪教会已经确立了自由婚姻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家庭和社交对婚姻伴侣的选择和认可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中世纪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家长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婚前”安排,好为自己的儿女物色个好人家。就连高高在上的国王们也会为自己和子女的婚姻进行协商。不过,万古不变的是,跨阶级的婚姻依旧不受待见。

此外,对于那些已经订婚的夫妇来说,夫妻生活则成为了婚姻的法律保障。

英国人为此还专门创造了单词“wed”,用来表述这种不可描述的订婚关系。当然,圆形的戒指也是一种订婚的象征,只不过这些“戒指”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甚至还有点搞笑,而订婚关系也被当时的一些无赖流氓拿出来做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英国教会在-年颁布的法令就曾明确警告过:任何人都不应“在一个年轻女人的手上故意放一圈芦苇或其他卑鄙或珍贵的东西,这样他就可以更容易地与她们发生关系,但当人们让其履行结婚的义务时,他们却说自己在开玩笑”。

所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在任何时期都很灵验。后来,教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12世纪明确发文,决定“婚姻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男女在婚姻方面的结合代表了基督和教会的结合,这是宗教文化的最高象征。

当然,婚姻文化除了结婚以外,离婚也很重要。不过在中世纪,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离婚”并不存在。

因为结束婚姻的唯一方法就是证明它在法律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要么是自己之前已经和别人结过婚,犯了重婚罪;要么就是等待自己的配偶死亡,这其实在中世纪还是一件挺残酷的事儿。

此外,在中世纪,已经有亲属关系的人在理论上也是不能结婚的。因为年以前,近期结婚很普遍,导致了新生儿的死亡率奇高,后来在第四届拉特兰会议上,教会改变了近亲婚姻的定义,规定只要双方在曾祖父以后没有近亲关系就可以结婚了。

当然除了血缘关系以外,教父和教子之间以及亲密的“姻亲”也都被教会纳入了黑名单。

中世纪婚礼的仪式,着装以及习俗

前文中,我们看到了婚姻法的兴起,见证了人们在自由婚姻上的执着和努力。

所以在中世纪,人们对婚姻还是有很多美好憧憬和期待的,这些都体现在了婚礼的仪式上。

而且,不同阶层的婚礼讲究和规格也是不同的。

如果女方来自富裕或者贵族家庭,她们会在婚礼仪式前会泡3-4天左右的热水澡;然后抹上一些花草香味的精油;待到身体浸满了芳香之后,再用含有铅汞的化妆品好好涂抹一番,增亮自己的肤色。侍女们则会帮助新娘整理头发,露出高高的额头(这在中世纪是时尚)、再帮她穿上带有金色或者银色刺绣的丝绸斗篷。

贵族男人们则会穿上他们最好的宫廷服装,甚至是一套新做的衣服;当然,珠宝、皮草和精致的腰带装饰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如果婚礼双方都来自底层的话,那么上述这些程序基本就不会有了,但新娘还是会尽可能地用鲜花来装饰自己,并随身带一些香草或香水来掩盖身上的臭味。(没办法,百姓疾苦)

此外,不同于昆凌喜爱的白色婚纱,在中世纪,新娘最常穿的服饰是蓝色的,因为蓝色在宗教上是纯洁的象征。但如果新娘选择了其他颜色的服饰出席婚礼,那么她必须还得披上一条蓝色丝绸,以示对教会的尊重。

除了蓝色婚服外,吊袜带在中世纪也很流行。这也衍生出了中世纪的“婚闹”习俗——当客人们跟着新郎新娘来到他们的房间时,他们会把这对夫妇“放”在床上,然后热情的客人们会抓住新娘的礼服,试图拿点东西出来祝自己好运。然而就在那时,吊袜带变得流行起来,因为无论男女老少,都希望把它扯走...有时人们也会逼着新郎用牙齿将新娘的吊袜带解开,促成他们圆房的好事。(当然这种事儿放在现在看绝对不是文明的举动,但中世纪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然而对于一些出身高贵的人,除了婚闹外,他们还会拥有盛大的宴会、吟游诗人、音乐家以及其他艺人的助兴。

戒指一般只在富人之间交换,在农民之间,新郎通常会把一枚硬币分成两半,一只留给自己,另一只送给新娘作为订婚的礼物。

此外,在结婚之前,人们通常还会得到一个禁止哭泣的法令。这种习俗至今仍在英国的一些教堂中出现——它意味着如果一对新人宣布结婚,那么在结婚之前的三个星期内,双方都不能哭泣,否则婚姻将会被视为无效。

然而,如果有人需要马上结婚,那么主教可以给他们签发一份结婚保证书。得到这份保证书的新人就可以不用履行禁哭的法令了,有趣的是,威廉·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就曾为他们自己的婚礼从主教那儿得到了一份婚姻契约。

伊丽莎白时代的婚礼

在伊丽莎白时代,许多中世纪的习俗仍然保持着。宗教在婚礼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仪式也交由牧师主持,游行队伍会把新娘从家带到教堂举办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鲜花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更加明显了。婚礼伴娘将负责为客人制作花束,并制作婚礼用的花环。通常这些花环是都迷迭香和玫瑰制成的,新娘则会把花环戴在头上,直到仪式结束。

还有一点和现在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婚礼费用一般由新娘的父亲承担,但在小村庄里,邻居们也为宴会准备些食物,以帮助那些贫困的家庭举办婚礼。然而,过高的结婚费用也催生了一种新的婚俗文化——新娘酒——新娘会守候在一个院子里,然后把麦芽酒卖给尽可能多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为她的婚礼买单就行。

更有趣的是,在维多利亚时期,结婚双方还会签订婚姻合同,其中就包括嫁妆和婚纱的一些细节(还明确标明了如果新娘成为寡妇,新郎家庭将向新娘提供哪些补偿的条款)。

这一时期的婚礼主要是中午举行,然后贵宾们还会接受到晚宴的邀请。

摄政时代的婚礼

在摄政期间,婚礼主要是私人事务,即使在教堂举行,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参加。

不过,正是在摄政时期,白色的婚纱开始流行起来——白色服饰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时髦的着装,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引进婚俗文化,也成就了今天的婚纱之美。

不同于其他任何时间段,摄政时期的婚礼主要在早晨举行,随后是早餐盛宴,然后大家会一直吃到中午再散场。

维多利亚时代的婚礼

维多利亚女王是真正将白色婚纱带进贵族圈的人,因为在她之前,皇室和贵族都不喜欢白色的婚纱,但在维多利亚的美貌和坚持下,白色婚纱逐渐成为了主流,并推广到了各个阶层。

此外,鲜花在婚礼中的作用更大了——不管大教堂还是小教堂都会用鲜花来装饰;男人们则会在连衣裙或晨衣的翻领上插一朵花;新人们必须从小礼拜堂的花毯上完成婚礼。

而且,和摄政时期不同的是,这一时间内的婚礼最迟可以在下午3点举行。

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婚姻

在苏格兰,人们相当注重婚姻观念——如果一对夫妇已经向证人宣布结婚,然后结束了这段婚姻,那么这对夫妇依然会被视为已婚。

但在英格兰,如果已婚男女和第三者私奔到苏格兰的格雷特纳格林,那么他们则会被视为已经具备合法婚姻身份,这与苏格兰的传统婚姻观念大相径庭。

好了,通过对中世纪的婚姻观念,方式以及传统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中世纪的婚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你们今天都能有所收获,我们下篇文章再会!

文丨火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