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地拂过北京的某个普通小区,孩子们的笑声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在四楼的一套两室一厅里,单身女教师陈瑜正忙碌着将满桌的早餐摆放得更加讲究。今天,她的弟弟陈平和弟媳孙晶会带着他们家的小宝贝侄子小杰来这儿吃早饭。
陈瑜用心地做了自己的特色菜—葱油饼和豆腐脑,那是小杰最爱的早餐。窗外阳光正好,陈瑜心情也如这灿烂的阳光一般愉快。
突然,门铃响起,陈瑜急忙抹了抹手,兴冲冲地跑去开门。门一开,便看到了小杰活泼的身影,“阿姨好!”小杰一边说着,一边跑进屋里,找他最喜欢的玩具去了。
紧跟其后的陈平和孙晶带着两袋水果和些许礼物。“妹妹,这次又让你大费周章了。”陈平感激地说。陈瑜笑着摆手,“哪里的话,小杰是我的心肝宝贝,为他做早餐是我最大的乐趣。”
随后,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孙晶微微皱着眉,“瑜姐,你知道我们家小杰要结婚了吧?我们得谈谈婚礼的事。”陈瑜愣了愣,“当然知道啊,等这个日子等得我头发都白了。”
“可是…”孙晶犹豫了一下,“婚礼这事儿,你见识多,可还是得注意吉利不吉利的。”语气中透露着尴尬,有意无意地避开了陈瑜的眼神。
陈瑜笑了笑,装作不明所以,“晶晶啊,你是想让我帮忙挑选婚庆公司,还是有其他什么顾虑?”孙晶吞吞吐吐,“是这样的,瑜姐,你知道咱们中国人讲究这个,别人家都是成双成对的...”她突然停下,似乎觉得这话题实在是难以启齿。
陈平搓了搓手,试图打破这尴尬的沉默,“其实吧,妹妹,晶晶她是听了些老一辈的话,说婚礼上不宜有单身的女性嘉宾,怕影响新人的婚姻。”他语气尽量轻松,试图将这难言之隐轻描淡写。
陈瑜心中一惊,没想到弟媳会将老一辈的迷信话当真,她单身多年,与男人之间仿佛总有一层无形的隔阂,如今连弟弟家也有所顾忌了吗?心中虽然难过,但表面上陈瑜还是尽力保持镇定,“哎哟,这么一说,我也挺信这个的,那咱就按照传统办事,我哪也不去,就在家待着。”
小杰听到这里,用童稚的声音插话:“阿姨,我觉得你是最好的,婚礼上没有你会少了很多乐趣的。”孙晶生怕小孩的话激怒了陈瑜,连忙低头对小杰说:“孩子,别乱说话。”陈瑜摸了摸小杰的头,“好孩子,阿姨会把礼物准备好的。”
早餐过后,气氛渐渐和谐起来。大人们谈笑着生活琐事,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玩耍。陈瑜心里若有所思,她想到了好久不见的闺蜜李梅,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做了个决定。
陈瑜一边品着杯中的绿茶,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她知道自己不去婚礼是避让了弟媳的尴尬,同时让自己不必面对那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这几天她的手机却总是忙碌,不是亲戚朋友打来问婚礼事宜,就是为了安慰她这种遭遇,陈瑜却并不以为意。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陈瑜正在沙发上翻看新买的杂志时,电话铃响了。是她的闺蜜李梅打来的:“瑜瑜,我这有个棘手事情,想请你给出主意。”
李梅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些许无奈和焦虑,这让陈瑜的心里不由得一紧:“怎么了,梅梅,难道是工作上的事情?”陈瑜坐直身体,认真地聆听着。
“真是倒霉,房东突然要回国,我得搬出这个租来的小窝,这急忙忙的,我正没地方去呢。”李梅无助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陈瑜想都没想就说:“哎呀,这事放心好了,先到我这儿蹭几天,咱们挺能聊,好久没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了。”
李梅显然是被陈瑜这股热情感动了:“瑜瑜,你真是我的贴心人,可我怎么好意思总麻烦你呢。”
“哎呀,跟你这么客气干嘛,反正我现在也是一个人滋润,你过来热闹热闹多好。”陈瑜笑着回答。
李梅于是在电话里随声附和:“那我就没得选择了,就过来给你添堵。”
收了电话,陈瑜望了望窗外,看着傍晚的余晖洒在小区的树梢上,她忽然想到了侄子小杰即将到来的婚礼,她不禁苦涩地笑了。
几日后,李梅带着几箱简单的行李搬了过来。陈瑜像往常一样细心地为她收拾了客房。转念一想,婚房闲置,不如就让李梅先在那边住几天。
“梅梅,你先住我侄子的婚房吧,也暖和,装修也比我这儿好。”陈瑜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那行啊,可别是你弟弟他们不愿意啊。”李梅笑着说,她知道陈瑜不会提不周到的建议。
“没事,我弟弟他们对我还是挺通情达理的,更何况,你又不是别人。”陈瑜对李梅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转天,陈瑜打了个电话给陈平和孙晶,提起了李梅的事情。电话那头,孙晶显得有些意外:“瑜姐,这可是小杰的婚房啊,这样行吗?”
“晶晶,反正我也不去婚礼,婚房空着也是空着,梅梅现在急需住处,就住那几天,等她找到合适的地方就搬走。”陈瑜以充满理解的语气解释道。
陈平在一旁插话:“那也行,姑姑,家里的事情你做主,我们没意见。”
李梅在陈瑜的帮助下,很快搭了暂时的窝在婚房里。那天她正在整理刚带来的行李,却不慎将一个装有纪念品的盒子碰到了地上,东西散落了一地。
正在这时,陈平搭着梯子来检修婚房的灯具,门没关紧,小杰就蹭着好奇心推门进来了。小杰只看到李梅正蹲在地上整理东西,而陈平在另一边背对门批灰发愣。
“阿姨,您是谁?”小杰疑惑地询问。李梅一愣,随即想到自己是陈瑜的朋友,还没和小杰见过面,“啊,小杰,我是你阿姨的朋友,你叔叔知道我暂时住这儿。”她试图解释。
小杰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哦,原来你就是将要住在这儿的阿姨啊,可我妈怎么没和我说过?”
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小杰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阿姨”的身份产生了好奇。他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李梅还来不及多解释,心中顿生几分不安。
小杰一进家门就对孙晶说:“妈妈,你知道咱们婚房里住着一个阿姨吗?”
孙晶先是一惊,然后恍然大悟:“啊,是瑜姐的朋友吗?”但在小杰的叙述中,孙晶却感觉到些许不妥,便急忙拨打了陈瑜的电话。
电话那头,陈瑜刚准备告诉孙晶整个事情的真相,却听到孙晶不悦的质问:“瑜姐,你怎么能这样,擅自让人住进小杰的婚房?还有,那个什么李梅是谁?小杰回来一肚子的问题。”
事态迅速升级,被误解的行为和亲情的纠葛开始缠绕在一起,陈瑜不禁有些后悔当初的个人决定。她只能苦口婆心地解释:“晶晶,你先别急,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让你们不开心的。梅梅就是我的一个多年的好友,你别误会。”
孙晶虽然听了陈瑜的解释,但心里的疙瘩还是没解开,她冷冷地挂断了电话。陈瑜心中明白,自己的好意可能成了弟弟一家心中的烦恼。
李梅得知了事情的发展,也陷入了纠结,“我真是给你惹麻烦了。”陈瑜笑了笑,“没事,梅梅,我们俩还能怕这点小波浪?既然来了,咱就好好过,不必多想。”
但陈瑜心中知道,这个波浪可能并不小,她需要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无论怎样,她心里坚信家人之间的情感迟早会跨过这个障碍。
时间飞逝,小杰的婚礼就要到来。家里的气氛原本应该是喜庆洋溢的,谁知却因为李梅住进婚房的事情而变得紧张起来。
陈瑜也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决定找个机会和孙晶好好地沟通一次。
“晶晶,其实梅梅她也是个挺不容易的女人,一直单着,生活中也确实需要人关心。”陈瑜劝解着电话那头的孙晶。
但孙晶的态度很是坚决:“瑜姐,我知道你人好心肠好,可这件事你没考虑周到。这是小杰的大事,咱得谨慎点。”
陈瑜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我知道,晶晶。这样,婚礼结束后梅梅就搬走,期间绝对不会影响到小杰。”
“哼,这都什么时候了,得赶紧解决才行!”孙晶显然还是心有不快。
就在大家忙着为婚礼准备的前夕,陈瑜的电话又响起,是李梅焦急的声音:“瑜瑜,出大事了,我刚刚在超市里碰到小杰了,他好像怀疑我了。”
李梅的话让陈瑜心急如焚:“怎么会这样?你快告诉我详细发生了什么?”
李梅急促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我刚去超市买东西,不巧被小杰看到了,他问我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东西。我一慌就说是准备给他婚礼用的。”李梅带着歉意说。
“哎,这事复杂了。”陈瑜担忧道,“小杰会不会误会我们有什么隐瞒的事?”
果不其然,孙晶很快就给陈瑜打来了电话,语气里满是怀疑:“瑜姐,你看看你们闺蜜,今天在超市撒谎,这是要干什么?”
那端的孙晶声音里透露出不满和怒气,陈瑜只好再次解释:“晶晶,你听我说,这完全是个误会,梅梅她只是...”
然而孙晶并没有给陈瑜解释的机会,直截了当地挂断了电话。
紧张的气氛顿时在家中蔓延开来。小杰回到家,看到孙晶脸上的不悦,孙晶只好向小杰解释:“小杰,伯母其实是个好人,有时候做事就是太冲动了。”
小杰虽然小,但感到事情不简单:“妈,但是阿姨和她朋友对我们一直都很好,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孙晶不知如何回答,心里更是纠结。一时间屋子里安静得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不同的思绪。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婚礼的前一天,陈瑜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来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她来到了弟弟家中,看到孙晶,毫无预兆地开口:“晶晶,我知道这中间有很多误会,但你听我说完。”
陈瑜把李梅的遭遇和自己的苦衷简单而真诚地说了一遍。孙晶听着,表情从冷漠转为疑虑,然后是沉思,最终眼中有了一丝释然。
“你是真心为这个家想的,”孙晶终于开口道,“我本来也不想这样的,只是不想婚礼上出什么岔子。”
陈瑜看着孙晶,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信任和理解,永远比那些迷信重要得多。”
两人的对视中,不仅是冲突的消解,更有那层难以言表的情意。
婚礼的那一天,阳光明媚,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一晚的风雨。所有之前的误会和不快在这个清晨仿佛都被阳光驱散。
陈瑜早早就来到了婚礼的现场,尽管她没有参与到婚礼的筹备中,但她的心却与这里的一切紧密相连。孙晶看到陈瑜,微微有些尴尬,但随即用真诚的语气说:“瑜姐,对不起,之前是我想错了。”
陈瑜温和地笑着摇摇头:“晶晶,其实我能理解,作为一个母亲,你希望婚礼完美无瑕。误会解开就好,我们都是一家人,不是吗?”
陈平在一边也感慨地加入了谈话:“是啊,妹妹,这次真是谢谢你们了。”
小杰和新娘走了过来,手捧着精致的花束:“伯母,这次真的很感谢您,还有梅梅阿姨。”新娘也点头致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陈瑜笑着摆手:“这都是应该的,小杰,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和梅梅都祝你和新娘新婚快乐。”
李梅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了一份精心打包的礼物,“小两口,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你们白头到老。”
婚礼如期而至,宾客们的笑脸和祝福在礼堂中回荡,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喜悦。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家人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
当婚礼结束,新人在亲友们的欢呼声中离开的时候,陈瑜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莫大的满足感。她知道,这个家因为一次风波而变得更加团结,每个人都更珍惜彼此。
陈平揽着妹妹的肩膀轻声说:“妹妹,今天能有这么完美的婚礼,都是多亏了你。”
陈瑜抬头,看着飘扬的彩带和欢乐的人群,只是静静地微笑。她并不需要太多言语,这份和解和理解的价值,远比言语来得珍贵。
人群中李梅偎依在陈瑜身边,突然问了一句:“瑜瑜,你说,幸福是不是就应该是这样简单和平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