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结婚之前请我们吃饭,马上就要结婚了,说算是要告别单身的一个仪式感。吃饭的时候,她给我看她结婚时准备的长长的清单,让我深感结个婚真的好累啊。我闺蜜是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靠打工积累的一辈子的钱都给她当作嫁妆了。闺蜜这还不满意。因为她对象家境比较殷实,结婚之前男方父母准备了房子还有车子,为了不让自己被比下去,竟然要求父母多准备点嫁妆,无奈父母拿不出,只好找亲戚朋友借了。本应该退休在家的父母,还在四处打工赚钱。听到这里,不得不感叹。虽然说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真的有必要因为嫁妆彩礼的事情,掏空整个家底吗?两个人的生活本应该通过两个人的双手共同努力,一个人结婚拖累一家人的人,这样的婚姻难免让人感到有点恐惧。对待婚姻,我有一些不一样的建议:01、准备好嫁妆古代女子结婚,娘家都会为女儿准备嫁妆,而嫁妆的多少会直接决定着在夫家的家庭地位。所以,即使是穷苦人家也会尽心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不能让女儿在夫家丢了颜面,没了地位。到了明清的时候,比较流行“厚嫁”,京城的大户人家嫁闺女,都会选择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甚至四十八抬的嫁妆。而普通人家也多在十六抬,二十抬左右。当然古时候的人比较喜好排面,这样的风俗流传到现在。有些人也会讲究个排场,让自己的脸上特别有面子。对于有钱的人,怎么搞排场都行,无所谓。但是现在的社会一般家境的还是会占大多数。现在年轻人结婚常常因为聘礼或者嫁妆的钱谈不拢,而被迫离婚。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嫁妆要准备多少真的要量力而行。对于如何准备嫁妆?我们首先要明白嫁妆是什么?不过是女子出嫁的时候,娘家人为了到丈夫家生活的所需要的物品,比如房子、车子、衣服、被子和钱财等等。这些东西本质不过是父母送你到男方生活时陪着嫁过去的用品,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难免不适应,送一些物品有个念想而已。所以,一个有象征性意义的物品,就没有必要提出很严苛的标准了。两个人的生活还是要靠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获得。嫁妆只能是一个外界的支持而已,但是不能成为婚姻绊脚石。02、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感生活要有个仪式感,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日益繁忙的生活工作的节奏中,很容易让人忽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趣事。如果你能认真发现,还是能感受到生活中还有很多意思的事情。我在这里所说的结婚的仪式感,不单单指的是一个盛大的别开生面的婚礼。从婚礼前的紧张激动,到筹办婚礼时的各种忙碌,无不让人铭记永生难忘的一页。如果这一页翻过去,生活又会回归平淡琐碎。所以,婚礼排场的大小,不要刻意攀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辈子结一次婚,结婚当天的兴奋激动和浪漫不过是1/余生天数。余生很长,风晴阴雨不定,各种不安、烦躁、失望都会产生。重要的是,认清现实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倒觉得相比于某一次盛大的婚礼,记住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殊纪念日,哪怕一句简单的祝福,一个小礼物、结婚纪念日。一些小的仪式感,还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样可以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03、做好结婚的心理准备在我看来,结婚前的心理准备同等重要。恋爱或许是甜蜜的,但是结婚之后,生活就会变成另一番景象,一地鸡毛会给你增添不少烦恼。所以,当你迈进婚礼的礼堂的那一刻,你是否已经想好了要与这个眼前人共同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婚姻就是一场求同存异,共同成长的旅行。走得快的那个人要等等慢的,慢的要努力追赶快的。如果你不努力,就会够不到对方的手。达尔文进化论的优胜略汰,如果夫妻中间步履节奏不一致,婚姻很快就会出现嫌隙。没有哪一场婚姻是一劳永逸的。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时,两个人之间是否已经做好了相互沟通的准备。其实,沟通可以解决婚姻里的90%以上的问题。就像马伊琍所说的: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学会如何经营好婚姻,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写在最后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婚前准备的嫁妆聘礼,根据习俗量力准备就可以。但是生活中的特殊纪念日和学会如何经营婚姻才是最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598.html